首页

华南区

  华南区主要作物为双季稻,主要种植在广西南部、广东南部和福建南部,通常早稻是3~4月播种,6~7月收获;晚稻是6~7月播种,10~11月收获。全年来看,华南区早稻长势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晚稻长势趋于平均水平。与过去14年平均水平相比,该区2015年全年降水偏高7%,温度偏高0.2℃,光合有效辐射偏低4%,其中4~9月降水偏低5%,温度偏高0.1℃。2014年10月~2015年6月,降水偏多2%,温度偏高0.5℃(表4-18)。与近5年平
均水平相比,耕地种植比例没有明显变化,复种指数偏低3%(表4-19)。

表4-18 2015年华南区的农业气象指标

表4-19 2015年华南区的农情指标

图4-31 华南区作物生长过程线

图4-32 2015年7~10月华南区NDVI距平聚类空间分布(a)及相应的类别过程线(b)

  2015年1~4月,华南区作物长势总体处于平均水平(图4-31)。与近5年平均水平相比,中国华南地区88.9%的作物长势从3月中旬到4月份恢复到平均水平,包括云南南部、广西南部、广东南部和福建南部,在监测期末期均处于平均水平。农业气象指标(降水偏多9%,气温偏高1℃,光合有效辐射偏多3%)达到或优于平均水平,使得潜在累积生物量与近5年平均水平相比,偏高22%。最佳植被状况指数为0.85,耕地种植比例偏低1%,
基本稳定。

  2015年4~7月,华南区作物长势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低于平均水平的态势。与近5年平均水平相比,降水偏少9%,气温偏高0.4℃,光合有效辐射偏高2%,潜在累积生物量总体偏少9%。几乎所有耕地都种植了作物,作物种植比例仅偏少1%。NDVI长势过程线显示,4月该地区的作物长势达到5年最佳水平,然而,从5月到6月初急剧下滑,6月以后有所好转,到6月末重回平均水平,之后又下滑到平均水平以下。NDVI空间聚类及过程线同样显示,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5月和7月的作物长势总体低于平均水平。

  2015年7~10月华南区作物长势略低于平均水平,监测时段早期(7月底至8月初)为早稻收获的结束期,10月底晚稻进入收获期。7月初,全区作物长势总体处于平均水平,之后受多轮强降水影响,7~9月初,作物长势总体低于平均水平,直到10月份才逐渐恢复至平均水平。NDVI距平聚类空间分布及相应的类别过程线显示,福建东南部、广西西南部、广东南部和云南南部等地区,NDVI始终处于近5年平均水平,表明上述地区作物单产有望保持在平均水平。该区耕地种植比例保持稳定,复种指数小幅下降3%,反映出该区域早晚稻双季种植模式向一季稻的缓慢转变。9月初,广东中南部的双季晚稻地区NDVI低于平均水平,但9月下旬开始,作物进入灌浆成熟期,长势恢复到平均水平(图4-32)。

图4-33 2015年10月~2016年1月华南区最佳植被状况指数

  2015年10月~2016年1月,华南区作物长势整体高于近5年平均水平。全区NDVI在10月份处于平均水平,至11月初略低于平均水平,之后逐渐恢复并达到近5年最佳水平。华南区平均降水量总体偏少24%(但仍高达725mm),全区最佳植被状况指数平均值达到0.9(图4-33),耕地种植比例与近5年平均水平持平。NDVI距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广东中部的作物长势在整个监测期内均低于平均水平,需要密切关注;究其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广东降水严重偏多(偏多155%),伴随着光合有效辐射严重不足(偏低19%)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