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城市热岛状况

  城市热岛是衡量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因子,热岛等级越高代表城市的生态环境越差。利用遥感数据可以分析获取城市区域强热岛面积比例、弱热岛面积比例、非热岛面积比例,以及2010-2015年强热岛面积比例、弱热岛面积比例、非热岛面积比例变化。

 

  从热岛面积比例看,2015年各城市区域热岛面积比例差别很大,从强热岛面积比例来看,阿拉木图和塔什干城市区域的比例最大,分别39.08%和26.10%,其次为天山北坡城市区域,为25.29%;然后为开罗城市区域,为23.66%;最小的是约翰内斯堡城市区域,为1.32%;从弱热岛面积比例来看,喀什城市区域的比例最大,为61.43%,其次为卡拉奇和达累斯萨拉姆城市区域,分别为52.76%和47.91%;最小的是悉尼城市区域,为12.05%;从非热岛面积比例来看,悉尼和亚的斯亚贝巴的比例最大,分别为86.32%和81.58%,其次为中原城市区域,为79.10%,最小的是喀什城市区域,为34.21%。

 

 

  从2010-2015年城市区域热岛面积比例变化看,各城市区域变化比例差别较大。从强热岛面积比例变化来看,阿拉木图城市区域的比例最大,为33.25%;其次为雅加达城市区域,比例变化了8.34%,最小的是加尔各答城市区域,为-15.53%。从弱热岛面积比例来看,约翰内斯堡城市区域的比例增加最大,为20.64%;其次为达累斯萨拉姆城市区域,比例增加了13.04%,最小的是阿拉木图城市区域,为-30.31%。从非热岛面积比例来看,滇中城市区域的比例最大,为21.52%;其次为加尔各答城市区域,比例变化了17.97%,最小的是约翰内斯堡城市区域,为-21.76%。

 

 

中蒙俄经济走廊

 

  中蒙俄经济走廊主要包括京津冀城市区域和莫斯科城市区域,其城市区域热岛状况如图。京津冀城市区域2015年总体热岛比例为44.78%,其中强热岛比例为14.35%,弱热岛比例为30.43%,而非热岛比例为55.22%;2010年总体热岛比例为50.30%,强热岛比例为7.24%,弱热岛比例为43.06%,而非热岛比例为49.70%。2015年总体热岛比例比2010年减少了5.52%,2015年强热岛比例比2010年增加7.11%。从空间分布上看,2015年京津冀城市区域总体热岛效应范围有所减小,西北部地区热岛效应明显增强,北京市与天津市强热岛比例有所增加,河北省东南部与南部地区弱热岛比例显著增加。城市区域内区域性大城市——北京市、天津市与石家庄市等较其他地区热岛效应更显著。莫斯科城市区域2015年总体热岛比例为32.08%,其中强热岛比例为9.66%,弱热岛比例为22.42%,而非热岛比例为67.91%;2010年总体热岛比例为32.41%,强热岛比例为7.43%,弱热岛比例为24.98%,而非热岛比例为67.58%。2015年总体热岛比例与2010年基本持平,2015年强热岛比例比2010年增加2.23%。从空间分布上看,2015年莫斯科城市区域总体热岛效应范围有较小增加,莫斯科、图拉州地区热岛效应明显增加,卡卢加州、特维尔州、雅罗斯拉夫尔州等地区热岛效应明显减少。城市区域内区域性大城市——莫斯科州、图拉州等较其他地区热岛效应更显著。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包括中原城市区域、关中城市区域和巴黎城市区域,其城市区域热岛状况如图。

 

 

  中原城市区域2015年总体热岛比例为20.90%,其中强热岛比例为3.42%,弱热岛比例为17.48%,而非热岛比例为79.10%;2010年总体热岛比例为33.63%,强热岛比例为3.41%,弱热岛比例为30.22%,而非热岛比例为66.37%。2015年总体热岛比例比2010年减少了12.73%,2015年强热岛比例比2010年增加0.01%,基本保持统一水平。从空间分布上看,2015年中原城市区域总体热岛范围有所减小,中部和南部地区热岛效应明显减弱,其中中部地区城市例如郑州市等城市热岛效应有所减弱。关中城市区域2015年总体热岛比例为46.19%,其中强热岛比例为12.16%,弱热岛比例为34.03%,而非热岛比例为53.81%;2010年总体热岛比例为34.64%,强热岛比例为7.82%,弱热岛比例为26.82%,而非热岛比例为65.36%。2015年总体热岛比例比2010年增加了11.55%,2015年强热岛比例比2010年增加4.34%。从空间分布上看,2015年关中城市区域总体热岛范围有所增加,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其中渭南市总体热岛比例相对较高。巴黎城市区域2015年总体热岛比例为44.58%,其中强热岛比例为8.85%,弱热岛比例为35.73%,而非热岛比例为55.42%;2010年总体热岛比例为36.80%,强热岛比例为4.24%,弱热岛比例为32.56%,而非热岛比例为63.19%。2015年总体热岛比例比2010年增加了7.78%,2015年强热岛比例比2010年增加了4.6%。从空间分布上看,2015年巴黎城市区域总体热岛效应范围有所减小,西南部地区热岛效应明显增加,中央区与卢瓦尔河区强热岛比例有所增加,法兰西岛区热岛比例明显减少。城市区域内的区域性大城市地区——中央区、卢瓦尔河区等较其他地区热岛效应更显著。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主要包括天山北坡城市区域、阿拉木图城市区域、塔什干城市区域、伊斯坦布尔城市区域和安卡拉城市区域,其城市区域热岛状况如图。天山北坡城市区域强热岛面积比例为25.29%,比2010年增加5.83%;弱热岛面积比例为24.55%,与2010年相当;非热岛面积比例为50.16%,比2010年减少8.2%;其中克拉玛依市、玛纳斯县、米泉县、阜康市这条东西沿线地区强热岛面积比例显著增加。塔什干城市区域强热岛面积比例为26.10%,与2010年相当,其中哈萨克斯坦强热岛面积比例增加,而塔吉克斯坦强热岛面积比例下降;弱热岛面积比例为36.84%, 比2010年增加11.92%,其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弱热岛均有所增加;非热岛面积比例为37.07%,比2010年减少11.96%。伊斯坦布尔城市区域强热岛面积比例为20.82%,比2010年增加5.45%,其中泰基尔达省和柯克拉雷利省强热岛面积比例增加显著;弱热岛面积比例为38.55%,比2010年增加12.08%,其中巴勒克埃西尔省、布尔萨省、比莱吉克省这条东西沿线区域弱热岛面积比例增加显著,呈现热岛现象加剧趋势;非热岛面积比例为40.63%,比2010年减少17.53%。安卡拉城市区域强热岛面积比例为23.04%,比2010年增加5.78%,其中乔鲁姆省强热岛面积比例增加显著;弱热岛面积比例为38.72%,比2010年降低11.20%,其中克尔谢希尔省部分弱热岛区域变为非热岛区域,热岛现象有所控制;非热岛面积比例为38.24%,比2010年增加了5.42%,其中安卡拉省部分非热岛区域变为弱热岛区域,热岛现象呈现加剧趋势。阿拉木图城市区域强热岛面积比例为39.08%,比2010年增加33.25%;弱热岛面积比例为21.09%,比2010年减少30.31%;非热岛面积比例为39.83%,比2010年减少2.94%;其中阿拉木图州大部分弱热岛区域转变成了强热岛区域,部分非热岛区域转变成弱热岛区域,热岛现象呈现严重加剧趋势。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主要包括新加坡城市区域、曼谷城市区域和雅加达城市区域,其城市区域热岛状况如图。

 

 

  雅加达城市区域、新加坡城市区域、曼谷城市区域是中国-中南半岛的三个重要城市区域。雅加达城市区域总体热岛比例为41.84%,比2010年增加3.19%。其中强热岛比例为13.42%,比2010年增加8.34%;弱热岛比例为28.42%,比2010年减少5.15%;非热岛比例为58.16%,比2010年减少3.19%;加拉璜、茂物的强热岛比例增加明显。新加坡城市区域总体热岛比例为49.78%,比2010年增加3.74%。其中强热岛比例为21.15%,比2010年增加4.79%;弱热岛所占比例为28.63%,比2010年减少1.05%;非热岛比例为50.22%,比2010年减少3.74%;其中,林厝港区、兀兰和森巴旺的强热岛增加显著,强热岛由东部往西部转移。曼谷城市区域总体热岛比例为49.87%,比2010年减少9.14%。强热岛所占比例为18.36%,与2010年基本一致;弱热岛所占比例为31.51%,比2010年减少9.08%;非热岛比例为50.13%,比2010年增加9.14%;其中,曼谷、佛统和碧武里弱热岛比例明显下降。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主要包括滇中城市区域和加尔各答城市区域,其城市区域热岛况如图。2015年滇中城市区域热岛现象整体上有所提升,热岛面积分布比例占43.42%,其中强热岛面积分布比例为18.77%,比2010年增加5.25%;弱热岛面积分布比例为24.65%,比2010年减少3.97%;非热岛面积比例为56.58%,比2010年减少了1.28%。其中楚雄市和玉溪市的热岛增加明显,曲靖市次之,昆明热岛效应没有显著变化。2015年加尔各答城市区域热岛现象整体上有所提升,热岛面积分布比例占36.83%,其中强热岛面积比例为4.13%,比2010年减少-15.53%;弱热岛面积比例为32.70%,比2010年减少-2.44%;非热岛面积比例为63.17%,比2010年增加17.97%。其中科勒格布尔区域热岛效应增加明显,加尔各答和布德尔区域热岛增长次之,海岸线热岛效应明显减弱。

 

 

中巴经济走廊

 

  中巴经济走廊主要包括喀什城市区域和卡拉奇城市区域,其城市区域热岛况如图。2015年喀什城市区域热岛现象有所提升,热岛面积分布比例占38.57%,其中强热岛面积分布比例为4.36%,比2010年增加0.91%;弱热岛面积分布比例为34.21%,比2010年增加2.37%;非热岛面积比例为61.43%,比2010年减少了3.28%。其中喀什热岛减弱明显,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次之。2015年卡拉奇城市区域热岛现象整体上有所减弱,热岛面积分布比例占47.24%,其中强热岛面积比例为8.82%,比2010年减少9.34%;弱热岛面积比例为38.41%,比2010年减少2.72%;非热岛面积比例为52.76%,比2010年增加12.05%。其中卡拉奇城市热岛现象明显增加。

 

 

非洲和大洋洲地区

 

  亚的斯亚贝巴城市区域2015年总体热岛比例为18.42%,其中强热岛比例为5.38%,弱热岛比例为13.04%,而非热岛比例为81.58%;2010年总体热岛比例为23.72%,强热岛比例为6.59%,弱热岛比例为17.13%,而非热岛比例为76.28%。2015年总体热岛比例比2010年减少了5.30%,2015年强热岛比例比2010年减少了1.21%。从空间分布上看,2010年到2015年,东部强热岛增加,西南部和北部地区热岛强度减弱。

 

 

  悉尼城市区域2015年总体热岛比例为13.67%,其中强热岛面积比例为1.63%,弱热岛比例为12.05%,而非热岛比例为86.32%;2010年总体热岛比例为12.6%,强热岛比例为2.30%,弱热岛比例为10.30%,而非热岛比例为87.40%。2015年总体热岛比例比2010年增加了1.08%,2015年强热岛比例比2010年减少了0.67%。从空间分布上看,悉尼热岛强度减弱,西部和西南部地区热岛强度增强。

 

 

  约翰内斯堡城市区域2015年总体热岛比例为37.16%,其中强热岛比例为1.32%,弱热岛比例为35.84%,而非热岛比例为62.84%;2010年总体热岛比例为15.4%,强热岛比例为0.2%,弱热岛比例为15.2%,而非热岛比例为84.6%。2015年总体热岛比例比2010年增加了21.76%,2015年强热岛比例比2010年增加1.12%。从空间分布上看,其中西南部地区热岛强度减弱,北部热岛增强。

 

 

  开罗2015年总体热岛比例为65.09%,其中强热岛比例为23.66%,弱热岛比例为41.43%,而非热岛比例为34.91%;2010年总体热岛比例为65.92%,强热岛比例为15.41%,弱热岛比例为50.51%,而非热岛比例为34.08%。2015年比2010年总体热岛比例减少了0.83%,强热岛比例比2010年增加了8.25%。从空间分布上看,2015年开罗总体热岛效应范围有所增加,开罗南部及东部地区热岛效应略有增强;而2010年开罗西南部的强热岛到2015年大部分转变为弱热岛区域,表明环境有所改善。

 

 

  内罗毕2015年总体热岛比例为49.50%,其中强热岛比例为17.47%,弱热岛比例为32.02%,而非热岛比例为50.51%;2010年总体热岛比例为34.86%,强热岛比例为13.67%,弱热岛比例为21.19%,而非热岛比例为65.14%。2015年比2010年总体热岛比例增加了14.64%,强热岛比例增加了3.8%。从空间分布上看,2015年内罗毕总体热岛效应范围有所增加,在东部、东北部及东南部强热岛及弱热岛范围都有所增加。

 

 

  达累斯萨拉姆2015年总体热岛比例为59.12%,其中强热岛比例为11.20%,弱热岛比例为47.91%,而非热岛比例为40.88%;2010年总体热岛比例为48.62%,强热岛比例为13.76%,弱热岛比例为34.87%,而非热岛比例为51.38%。2015年总体热岛比例比2010年增加了10.49%,2015年强热岛比例比2010年降低了2.55%,弱热岛强度增加了13.04%。从空间分布上看,强热岛主要分布达累斯萨拉姆的中部跟西部,分布比较零散,呈现多级热岛现象;在2015年达累斯萨拉姆总体热岛效应范围有所增加,在达累斯萨拉姆南部、强热岛及弱热岛范围都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