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遥感数据源

  陆表定量遥感产品主要来源于863高技术发展计划“星机地综合定量遥感系统与应用示范”项目。产品生产以中国卫星数据为主、国外数据为辅(表a-1),利用多源协同定量遥感产品生产系统(MuSyQ),经过归一化处理形成了标准化、归一化的多源遥感数据集。经过多源数据协同反演生产了共性定量遥感产品,进而与专业模型结合,生产了定量遥感专题产品。

 

 

  “全球生态系统与表面能量平衡特征参量生成与应用”、“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与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和团队生产并提供了部分陆表遥感产品。

 

高分卫星(GF-1/2/4)

 

  高分一号(GF-1)卫星搭载了两台2m分辨率全色/8m分辨率多光谱相机,四台16m分辨率多光谱相机。卫星工程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高时间分辨率结合的光学遥感技术,多载荷图像拼接融合技术,高精度高稳定度姿态控制技术,5~8年高寿命可靠卫星技术,高分辨率数据处理与应用等关键技术,对于推动我国卫星工程水平的提升,提高我国高分辨率数据自给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高分二号(GF-2)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空间分辨率优于1m的民用光学遥感卫星,搭载有两台高分辨率1m全色、4m多光谱相机,具有亚米级空间分辨率、高定位精度和快速姿态机动能力等特点,有效地提升了卫星综合观测效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高分二号卫星于2014年8月19日成功发射,8月21日首次开机成像并下传数据。这是我国目前分辨率最高的民用陆地观测卫星,星下点空间分辨率可达0.8m,标志着我国遥感卫星进入了亚米级“高分时代”。主要用户为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和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同时还可为其他用户部门和有关区域提供示范应用服务。

 

 

  高分四号卫星是中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采用面阵凝视方式成像,具备可见光、多光谱和红外成像能力,可见光和多光谱分辨率优于50m,红外谱段分辨率优于400m,设计寿命8年,通过指向控制,实现对中国及周边地区的观测。

 

中国环境减灾卫星(HJ-1)

 

  HJ-1全称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是中国专用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的卫星,由A、B两颗中分辨率光学小卫星和一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C星组成,主要用于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动态监测,及时反映生态环境和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和灾害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对灾情进行快速评估,为紧急求援、灾后救助和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星座采取多颗卫星组网飞行的模式,每两天就能实现一次全球覆盖。其中两颗中分辨率光学小卫星HJ-1A/B均装载CCD相机,A星还装载一台高光谱成像仪,B星装载一台红外多光谱相机。CCD相机有可见光和近红外四个波段,空间分辨率为30m,幅宽700km。

 

北京一号小卫星(BJ-1)

 

  北京一号是科技部和北京市联合发射的一颗具有中高分辨率双遥感器的对地观测小卫星,卫星重量166.4kg,轨道高度686km,中分辨率遥感器为32m多光谱,幅宽600km,高分辨率遥感器为4m全色,幅宽24km,卫星具有侧摆功能,在轨寿命5年(推进系统7年)。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FY-2E)

 

  风云二号卫星为我国的第一代地球静止卫星,目前在轨运行,并提供应用服务的是02批3颗卫星FY-2C、FY-2D、FY-2E和03批的1颗卫星FY-2F,分别于2004年10月19日、2006年12月8日、2008年12月23日和2012年1月13日发射成功。风云二号卫星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地球观测业务卫星序列,成为全球地球综合观测系统(GEOSS)的重要成员。

 

  FY2E星搭载有四个红外通道,分别是IR1长波红外通道,IR2红外分裂窗,IR3水汽通道,IR4中红外通道,以及一个可见光通道。其主要技术指标如表a-6所示。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FY-3)

 

  风云三号(简称FY-3)是中国第2代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系列。FY-3A、3B和3C分别于2008年5月27日、2010年11月5日和2013年9月23日发射,目前FY-3B/C仍在轨运行。风云三号携带着多达11种有效载荷和90多种探测通道,可以在全球范围进行全天时探测。

 

  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dium Resolution Spectral Imager,MERSI)是风云三号携带的最重要的传感器之一。MERSI光谱范围为0.40~12.5μm,有20个波段,地面分辨率250m~1km,扫描宽度为2900km,每天至少可以对全球同一地区扫描2次。MERSI能高精度定量遥感云特性、气溶胶、陆地表面特性、海洋水色和低层水汽等地球物理要素,实现对大气、陆地、海洋的多光谱连续综合观测。

 

地球观测系统(EOS)Terra/Aqua卫星

 

  美国地球观测系统(Earth Observation System,EOS)发射了一系列卫星,其中Terra、Aqua和Aura三颗卫星成为系列,分别于1999年12月18日、2002年5月4日和2004年7月15日发射成功,目前均处于正常运转中。

 

  搭载在Terra和Aqua两颗卫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是美国地球观测系统(EOS)计划中用于观测全球生物和物理过程的重要仪器,具有36个中等分辨率水平(0.4μm~14μm)的光谱波段,地面空间分辨率分别为250m、500m和1000m,每1~2天对地球表面观测一次。MODIS的多波段数据可以同时提供反映陆地表面状况、云边界、云特性、海洋水色、浮游植物、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大气水汽、气溶胶、地表温度、云顶温度、大气温度、臭氧和云顶高度等特征的信息,可用于对陆表、生物圈、固态地球、大气和海洋进行长期全球观测。

 

陆地卫星(Landsat)

 

  Landsat是美国陆地探测卫星系统,1972年发射第一颗卫星Landsat 1,此后陆续发射了一系列陆地观测卫星,是目前在轨运行时间最长的光学陆地遥感卫星系列,成为全球广泛应用、成效显著的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之一。

 

  Landsat 7卫星于1999年发射,装备有增强型专题制图仪(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ETM+)设备,ETM+被动感应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和散发的热辐射,有8个波段的传感器,覆盖了从可见光到红外的不同波长范围,其多光谱数据空间分辨率为30m。目前最新的是Landsat 8,于2013年2月11号发射,携带有两个主要载荷:运营性陆地成像仪(Operational Land Imager,OLI)和热红外传感器(Thermal Infrared Sensor,TIRS),旨在长期对地进行观测,主要对资源、水、森林、环境和城市规划等提供可靠数据。OLI包括9个波段,空间分辨率为30m,其中包括一个15m的全色波段,成像宽幅为185km×185km。

 

多功能卫星(MTSAT-2)

 

  日本的MTSAT-2作为MTSAT-1R的后继星,于2006年2月18日由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卫星位于近地点为249km,远地点为35888km,倾角为28.5°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定位于140°E。MTSAT-2卫星用于气象观测,可在夜间辨别底层云雾,评估海面温度。

 

  MTSAT-2星与MTSAST-1R都采用三轴姿态稳定,装载了5通道的可见光和红外扫描成像仪。可见光分辨率为1km,红外通道分辨率为4km,可见光和红外量化等级均提高到10bit。

 

第二代地球静止卫星(MSG2)

 

  欧洲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MSG2于2005年12月21日发射成功,旨在在现有基础上为欧洲气象预报员提供连续的天气图像。Meteosat-9在欧洲区域提供快速扫描模式(5分钟成像一次),在整个欧非区域每15分钟成像一次。MSG2搭载了可见/红外成像仪(SEVIRI)和地球能量收支传感器(GERB)。SEVIRI传感器有12个可见/红外通道,能提供反映地表状况、云特性、大气水汽、气溶胶、臭氧、二氧化碳、地表温度、云顶温度和云顶高度等特征的信息。GERB用来探测大气层顶的长波和短波收支。GERB有3个宽波段:可见光通道、水汽吸收通道、热红外通道,分辨率为45km×40km。

 

地球静止业务环境卫星(GOES-13/15)

 

  美国GOES系列卫星由NESDIS运行,用于支持天气预报、台风监测和气象研究。GOES-12以后的卫星上搭载了可见/红外成像仪(Imager)、大气垂直探测仪(Souder)。其中可见/红外成像仪有1个可见波段和4个红外波段,波段范围分别为0.52~0.71µm、3.73~4.07µm、13.0~13.7µm、10.20~11.20µm和5.80~7.30µm,空间分辨率分别为1km、4km、8km、4km、4km和4km。大气垂直探测仪有18个红外通道和1个可见光通道,空间分辨率为8km。GOES-13和GOES-15分别位于75°W和135°W的赤道上空,称为GOES-East和GOES-West卫星,可对同一区域从不同角度进行成像。